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介绍了近年国际上在π共轭有机半导体中新发现的有机磁电阻效应(Organic magnetoresistance,O-MAR)实验和理论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有机磁电阻效应的应用和研究.有机磁电阻效应不仅具有各向同性、常温下大磁电阻率和高磁场灵敏度的特点,而且不同于传统的磁电阻效应和目前广泛研究的巨磁电阻效应(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其结构中不包含磁性材料也没有外部极化自旋的注入,是有机半导体的一种内禀性质.  相似文献   
52.
这篇文章利用非相对论量子色动力学(NRQCD)有效理论对强相互作用过程X_(b0)→J/ψ+γ的衰变宽度作了领头阶相对论修正即(α_S~0υ~2)阶的计算。计算的主要方法及原理是利用NRQCD因子化定理把衰变宽度因子化成系列的长程矩阵元和短程系数相乘的形式。长程矩阵元是一个普适量可由实验得到,因此我们只需要微扰计算短程系数。  相似文献   
53.
Seebeck效应从实验发现到理论解释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漫长过程。Seebeck系数体现了导体材料Seebeck效应的大小,它是导体材料自身的属性。文章根据半经典玻尔兹曼理论推导Seebeck系数的近似表达。Seebeck系数近似表达式指明了影响导体材料Seebeck效应的物理因素。文章有助于读者对Seebeck效应的理解,为热电材料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自旋电子学器件在航天、军事等高科技领域,甚至在智能家电、通讯等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利用,因此它也引起了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将对D03型Mn_3Al块体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磁性利用理论模拟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根据理论计算发现Mn_3Al合金不仅具有100%的自旋极化率而且还有半金属特性的电子结构。关于合金磁性计算研究表明它是完全反铁磁性材料。Mn_3Al合金是一种半金属完全反铁磁材料,所以研究Mn_3Al合金对自旋电子学器件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从x(3872)被发现以来,物理学家对含粲共振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组分夸克模型对传统的两夸克组成的介子和三夸克组成的重子能谱解释得十分到位。文章以变分法解四夸克体系的薛定谔方程用以解释含粲共振态质量,主要是用谐振子波函数展开四夸克波函数的空间部分,通过四体Moshinsky变换等方式得到任意两个夸克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7.
微小光学与异形孔径微透镜阵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微小光学的发展和异形孔径(正方形和六角形)微透镜阵列的制作。自聚焦透镜的制作加速了微小光学的产生,微透镜阵列器件的应用,促使微小光学迅猛发展,异形孔径微透镜阵列的研制,开创了微小光学新的研究领域。重点对异形自聚焦透镜和异形孔径微透镜阵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进行讨论,给出了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58.
EDFA中基孤子脉冲的传输及啁啾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数值分析了负色散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中基孤子脉冲传输及啁啾特性,给出了一种利用EDFA获得线性啁啾的新方法.数值分析结果发现:增益系数μ>1时,基孤子脉冲在EDFA中传输能够获得很好的线性啁啾,并且啁啾的特性受选取的EDFA长度L的影响,L越大时线性啁啾越明显,线性啁啾所占的脉冲区域越窄.最后计算了输出脉冲在啁啾补偿后获得的压缩因子和基座能量比.  相似文献   
59.
60.
利用低温STM研究了半金属Bi(111)表面上单个酞菁锰分子的转动态。通过高分辨STM图发现,在液氮温度(77K)下单个酞菁锰分子呈六角形。利用STM操纵技术实现了对单个酞菁锰分子的制动,并通过对单分子的高低起伏和吸附构型分析,确定分子在Bi(111)表面做非连续的中心转动。这种单分子转动是三种相对稳定的吸附构型交替变化的结果。结合I-t谱技术,进一步验证了这三种分子吸附构型的存在;并利用近似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三种吸附构型各自出现的概率以及其相对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